葛茂忠,材料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机械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工程应用专委会委员。
主持完成教育部线上建设课程1门,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作为课程负责人的《模具制造工艺》获批江苏省一流课程,先后获江苏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课题3项,常州市级课题3项,主持完成江苏省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疲劳断裂可靠性的激光热力复合再制造基础研究》和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可靠性航空发动机结构件激光冲击强化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与株洲331厂及中国航发湖南动力研究所(608所)合作完成一级叶盘激光冲击强化工艺研究,与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海工装备关键件抗疲劳制造研究,主持横向项目8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5篇。授权专利2件,转让2件,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1篇,先后获常州市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评比二等奖、三等奖。
严师出高徒,做学生的引路人
在材料工程学院,葛茂忠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王牌班主任”和“品牌学业导师”。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神圣责任,真正做学生的严师益友。
作为班主任,葛茂忠通过健全班干部队伍,制定班规,严格要求学生,真心关爱学生,工作方法灵活,工作效果好。
单招班在学习态度和学习基础等方面和统招班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葛茂忠主动请缨,直面困难,一方面帮助学生明确目标,解决“我为什么来江苏理工学院和来了干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级性,通过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所带的班级,自行制定了班规并在每学期进一步完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班级向心力不断增强。单招班学生英语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只相当于初中生的英语水平,葛茂忠在班上成立了英语互助学习小组,同时聘请外国语学院学生担任英语辅导老师,通过强化训练,学生英语成绩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他的精心栽培下,班级学生成果显著,四年中,学生先后荣获第九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大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第二届金相大赛一等奖1人、优秀奖2人,第十一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大赛单项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团体一等奖;班级首次毕业率达到89.7%,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高质量就业率均远超同届统招班,
作为学业导师,葛茂忠耐心细致、立足学情分析,以身作则,做到严慈相济,诲人不倦,鼓励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的“赶超比拼”提升专业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导师团队承担的科技攻关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培养和激发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把课堂学习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产业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由于对冲压模具结构不熟悉,起初时担心害怕无法完成,但幸运的是遇到葛老师,葛老师本人对冲压模具精通,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话让我理解模具结构,告诉我们书本的知识不一定对,要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出真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平易近人,关心我们的就业情况,虽然最后毕设没有跟葛老师,但每次葛老师遇到我,都关心我的实验进度,在实验进度缓慢迷茫的时候能为我提供有力建议,为我出谋划策。”一位2024届毕业生如此评价葛老师。
2024年上半年,材料工程学院立足区域产业需求和协同合作,与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铸造分公司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议、推动校企在人才培养、课程共建、科研合作、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支持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为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产教融合平台,也为培养新能源创新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推动学校与区域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助力常州“532”发展战略落实落地,而这场“联姻”的牵头人,正是葛老师所带的学生,如今已成为恒立常州铸造分公司副总经理。
从改变课堂做起,让学习更具生长力
新时代的工科人才,不仅需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更需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与担当。葛茂忠重视学生素质培养、专业能力训练、理论与实践结合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宽广知识结构、深厚工程背景、崇高职业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他先后承担《工程力学》《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成型设备》《模具专业综合实践》等课程教学,是个教学功底扎实的“多面手”,他热爱教师职业,注重因材施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认真严谨,责任心强,工作成绩显著。
同学们的评价是葛老师是一位“对课程要求严谨,对作业质量要求高”的老师,他经常说:“一个人事情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不然就没有做的必要,你既然选择了做模具设计,就要认真对待。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以后你可能遇到的顾客负责。”他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教材、教法、学生认知心理等方面的研究,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认知特点,合理设计教案,同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诲人不倦、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效果获得师生一致好评。他先后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常州市教改课题和校教改课题各1项。2022年9月主持完成教育部线上建设课程—电加工实训1门,完成了课程大纲编写、课程教学内容重组和课程教学视频录制。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程认证中,负责完成了自评报告中“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部分的撰写工作。
选择毕业设计导师,同学们往往想到的第一个老师就是葛老师,“他对模具和机械机构的理解的专业程度,会让我在解决毕设课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变得轻而易举。非常有幸的是,选题双选的时候,葛老师还给了我一次提前选择毕设题目的机会,让我能够选到自己想要做的毕业设计”,大家如是说。他实践教学能力强,注重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专业学习信心,在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及毕业设计等方面指导工作成果显著(如图1、2所示),指导的学生曾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模具技能大赛一等奖、两年获得校优秀毕业设计,完成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激光冲击处理对医用镁合金抗应力腐蚀的影响(201511463043X)。
“葛老师在模具工艺实践中,对待教学认真负责,在模具实操中,亲自上手指导教学,以防同学在操作过程中受伤,葛老师一直在旁指导,他对于冲压模具结构讲解清晰易懂,在画模具装配图时,对不懂的知识点能耐心讲解,引导我们思考。每次找葛老师看图时,葛老师都会耐心指导,对每个细节的错误都会标注出来并讲解如何修改,对于我不懂的地方能及时回复和解答;并且每次找葛老师时,他都会让我找个板凳坐下来,不用站着”,“课设期间,同时也要考研复习准备,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复习,葛老师只要一有时间就来给我们看图看说明书,给我们设置好每日的作业目标,让我能在课程结束期间顺利完成,没有拖延,耽误考研复习”,每当学生提到葛老师的教学实践指导过程,总能道出很多“细节”。
图1 指导学生加工的模具
图2 指导学生模具加工
作为主讲教师和课程负责人,他积极开展《模具制造工艺》和《模具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根据应用型本科办学理念,他秉承OBE理念,将原来的理论课程,调整为理论+实践的课程模式。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关键痛点问题,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对接模具行业需求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以模具制造工作过程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如图3所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横向科研项目,了解企业需求,适应行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组建“校企协同育人”实训基地,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构建融“教、学、做、研”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改革课程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考核和多元评价方式,将模具加工质量和工程素养引入课程评价,全面提升课程的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课程教学改革成果,《模具制造工艺》于2021年获批江苏省一流课程,他本人荣获2024年江苏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图3 教学内容重构
做知识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作为学科带头人,葛茂忠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年轻教师多参加学术交流,促进自身快速成长,争做科学规律的发现者、创新理念的实践者,始终与国家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
他本人先后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激光加工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激光复合制造协同创新国际论坛、第十八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第四届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讨会、第一届激光复合制造协同创新国际论坛、2023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应用与未来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拓宽视野,了解最新发展现状与趋势,促进行业交流。
“当你遇到了超出自己知识范畴的问题,你便能认识到教学相长的重要性,督促自己不断去学习”,他经常这样提醒新踏上岗位的年轻博士,一方面,青年博士应与原有高校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博士期间研究方向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青年博士的研究方向要不断与常州市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不断强化应用研究,确保入职后,即使缺乏相应的科研平台,仍能保持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为今后课题申报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利用课余时间,带领青年教师深入中国航发常州兰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大型企业,通过座谈、下生产一线、质量问题分析、工艺改进、改善抗疲劳性能、专利撰写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有的青年教师在进行科研项目申报时,总想着用新方法来解决一些老问题。如果这些老问题的解决有新的方法,他人应该早就提出来了,怎么可能留给你呢?那么如何寻找这些原创的科学问题呢?那就必须深入生产一线,及时了解企业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凝练原创性的科学问题,从而提高课题申报的成功率”,对于入职后的青年教师,葛茂忠始终强调这一点。
每年课题申报时,葛茂忠同青年教师一起,认真分析青年教师在申报书中所提出的科学问题,指出其科学问题凝练时存在的不足。在帮助青年教师修改科学问题时,一直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创新可以通过原理创新、方法创新等来实现,以此来提升申报书的撰写质量,以求与同行评审专家在思想上达成共鸣,获得评审专家的认可。近几年,在他的带领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共有5名青年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名教师获批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