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发布者:材料学院发布时间:2025-04-01浏览次数:10

交汇点讯  清明时节,苍松翠柏掩映下的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329日上午,江苏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与常州牛塘镇竹园社区举办“弘扬英烈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清明祭扫活动,通过一场老兵和大学生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红色传承。

清晨的烈士陵园,师生代表、社区党员整齐列队。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江理工退役大学生身着戎装,以标准的军礼向革命先烈致敬。这些曾经在军营淬炼过的年轻人,此刻以特殊的方式与历史对话。"敬礼!"随着口令,退伍学生潘佳玮带领队员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挺拔的军姿、坚定的眼神,展现着新时代军人传承者的精神风貌。"每一次抬手敬礼,都能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潘佳玮说,“我们退伍不褪色,要当好英烈精神的传播者。”

“你们是历史书里的一页,却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是永恒的丰碑,是不灭的火焰。”江理工材料工程学院党员学生代表深情朗诵原创诗歌《清明·丰碑》,“你们用生命捍卫的山河,我们将以青春的激情,继续丈量。”诗句荡涤心灵,引发强烈共鸣。师生党员在三杰厅内高举右拳,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厅内。

18岁的我攥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战友们在开往西北的列车上颠簸,耳边是呼啸的风沙声,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对‘人生意义’最早的思考,我总想起保尔•柯察金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竹园社区退伍老兵田国大以“一个老兵的故事”为题,为师生代表带来一场特殊的微党课。田国大退役后曾担任村委团支部书记、企业车间主任,疫情期间冲锋在前,获评“抗疫先进个人”,他用“选择、坚守与传承”三个关键词,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在艰苦环境中驻守西北戈壁、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退役后在平凡岗位上发挥余热、奉献社会、家风传承的忠诚与坚守,勉励同学们追寻先辈足迹、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其“一生步履不停”的信仰力量令听众动容。学生党员刘泽鹏感慨:“老兵的故事让我明白,英雄不仅是战场上的壮举,更是日常中的坚守,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在这场特殊的主题教育中,参与者们实现了三重身份的融合:革命先烈是精神的播种者,退役老兵是薪火的传递者,退伍大学生则是新时代的践行者。"从老战士到退伍大学生,我们看到了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结合时代特点的创新发展。"江苏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纪霞说。

此次祭扫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构建起“历史-现实-未来”的精神桥梁,正如田国大所说,“愿你们青年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竖起中国旗帜,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书写青春番号,让老一辈坚守的火炬,照亮你们征服的未来!"在这座桥上,老一辈革命者的精神火炬,正由新时代青年稳稳接棒,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红色篇章。

交汇点记者 唐颖

通讯员 王军琦 徐洁 许琳

原文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7eb8960e4b0ed434077fe91?t=17434965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