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增材制造(3D打印)是智能制造领域的革命性技术,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新材料等多学科前沿技术,通过逐层堆积材料的方式高效制备复杂构件,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本专业以“人工智能+增材制造”为特色,依托江苏省“先进材料设计与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培养具备智能建模、工艺优化、数字化生产管理等核心能力的现场工程师,服务国家高端制造与国防科技需求。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化率100%。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技术转化成果显著。专业配备了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电弧增材制造(WAAM)、熔融沉积成形(FDM)、光固化成型等3D打印设备以及智能建模与仿真平台,并与增材制造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军工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需求,以“人工智能赋能增材制造”为核心,以“三维能力矩阵”为特色,构建设计-材料-工艺-检测一体化知识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智能设计、数字化工艺、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调控技术,具备军工、航天领域现场工程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增材制造全产业链从事智能工艺开发、装备运维、项目管理等工作,五年后达成以下目标:

1.工程创新能力:运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优化增材制造工艺,解决军工航天领域的复杂构件设计与制造难题;

2.工程管理能力:熟悉军工行业标准,能在安全、保密等约束下管理智能生产线,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3.职业素养:具备国防科技报国情怀,恪守工程伦理,胜任跨学科团队协作与国际技术交流;

4.终身学习能力:跟踪智能增材制造前沿技术,适应军工航天领域新技术、新工艺的快速迭代。

三、培养特色

1.AI+增材制造:开设智能建模、工艺优化算法、工业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培养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能力;

2.三维能力矩阵:多学科交叉,纵向贯通基础理论-数字建模-设备操作-测试分析全流程;

3.校企协同育人:与增材制造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建设,实行“双导师制”,真实项目驱动教学,培养工程思维。

四、主干课程

智能增材制造核心课:增材制造技术、3D建模技术、3D打印项目教学、人工智能基础、增材制造设计与仿真

材料与工程基础课:材料工程基础、增材制造工程材料、材料分析方法、材料性能学、材料成型检测技术

五、核心能力

1.基于AI的增材制造结构设计与工艺优化能力;

2.军工航天复杂构件的智能生产与现场管理能力;

3.增材制造装备运维与工业大数据分析能力;

4.符合行业要求的标准化、规范化工程实践能力。

六、就业领域与岗位

重点就业领域:军工(航天科工、中国航发等)、航空航天(卫星、火箭、飞行器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重点行业。

核心岗位:智能增材制造工艺工程师、军工构件现场工程师、数字化生产项目经理、增材装备研发工程师。

深造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材料方向)、机械工程(数字化制造方向)、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等硕士/博士专业。